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组织机构
规划信息
统计信息
政策解读
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强制
预决算公开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集中采购
公共资源交易
重大建设项目
乡村振兴
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
养老服务
稳岗就业
应急预案
生态环境
安全生产
食品药品安全
产品质量
公务员招录
重大决策预公开
重大决策听证事项
重大会议
建议提案
财政资金直达基层
户籍管理
公共法律服务
社会保险
农村危房改造
城市综合执法
市政服务
涉农补贴
公共文化服务
救灾
人事任免
社会救助
审计结果公告
工商登记公告公示
保障性住房
税收政策
数据开放
行政审批公示公告
村务公开
征地信息公开
重大民生信息
殡葬改革
旅游信息
疫情防控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申请公开信息
政府网站年度报表
昭通人民广播电台走进威信县唯一一个易地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一一龙溪小区
发布时间:2019-08-16 浏览次数:1235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昭通市扶贫办、昭通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策划—《扶贫故事》
首播时间:FM97.5每周二中午14:15分
重播时间:次日9:00和20:15分
本期【扶贫故事】
走进威信县龙溪小区集中安置点
本期节目嘉宾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党支部书记刘志刚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住户申时明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住户余燕琴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住户晋孝连
《扶贫故事》走进威信县龙溪小区集中安置点
《扶贫故事》正在录制
嘉宾: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党支部书记刘志刚
左:主持人雨航
右嘉宾: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住户申时明
左:嘉宾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住户余燕琴
右:嘉宾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住户晋孝连
龙溪小区是威信县唯一一个易地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位于扎西镇石龙社区马蹄井居民小组,占地422亩,建设安置房919套,共安置扎西、水田、双河、高田、三桃、长安、庙沟7个乡镇50个村的易地搬迁对象879户39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2户3870人,同步搬迁对象7户31人,是威信县内建设规模最大、搬迁人数最多的集中安置点。2018年12月以来,按照“搬得进、稳得住、持续能发展、群众较满意”的工作要求,威信县大力实施易地搬迁组织化“新·心工程”,以党建创新凝聚搬迁群众民心,切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管理工作。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党支部书记刘志刚:“实际上,威信已经如期实现脱贫了,但是如何稳得住,能够持续发展?就是摆在支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经过认真思考后,还是从“保姆式服务”开始,服务精准,老中青幼全覆盖。我们龙溪就是党建创新,凝聚搬迁群众的民心,打造“新心工程”。”
支部画好“同心圆”
一是及时组建党支部,让易地搬迁党员找到“新家”。
选准配强龙溪小区党支部班子,及时对易地搬迁党员情况进行摸底核对,理顺易地搬迁党员党组织关系,确保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开展,做到党支部与党员保持密切联系,对小区党员实行台账化管理,重点加强对小区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手机上的党支部”,定期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将支部活动及相关工作动态告知在家党员及流动党员,切实增强党支部凝聚力。目前,小区党员共58名,其中流动党员16名、60岁以上老党员9名、女党员4名。
二是迅速形成向心力,让异地搬迁党员齐当“模范”
通过组织党员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使易地搬迁党员和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党员之间相互认识、增进了解,并有效强化小区党员的党员身份意识、党性意识、参与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激发安置点的党员主动作为,当好小区脱贫政策宣讲人、勤劳致富带头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部门种好“责任田”
为促进社区党组织更好的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威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调节使用小区临街铺面,规范化打造9个党建服务阵地,实行“两个网格”精准服务、“四人小组”常态管理。
一是各具特色,“1+8”党建服务阵地“因需而建”
根据搬迁群众的实际需要,小区除1个党支部外,还建有8个党建服务阵地,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警务室、爱心超市、县老年大学龙溪分校、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红十字服务站。9个阵地各具特色、各司其职,实现了小区群众从学龄前儿童到老人的精准服务全覆盖。
二是用心用情,各部门精耕细作“包保责任田”
“支部吹哨、部门报到”,为使各服务阵地作用发挥更充分、更常态,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委老干部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红十字会等职能部门分别联系包保一个服务阵地,并安排工作人员、联系志愿者积极参与活动组织及阵地管理,通过既符合各年龄段需求又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用心用情开展好精准服务。
三是细化管理,确保服务“长效、常态、全覆盖”
实行社区“两个网格化”服务,即:楼栋网格化和年龄网格化。“楼栋网格化”是指由“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1名警务员+1名物管人员+1名楼栋长”组成楼栋管理小组,负责处理该楼栋日常事务,并把小组成员照片、姓名、联系方式公示到每一楼栋入口处,让搬迁群众能随时找到人解决问题。
“年龄网格化”是指有效利用服务阵地提供志愿服务:学龄前儿童、6至14岁学生及妇女由“蓝天妇女儿童之家”提供志愿服务;14至35岁青年由“青年之家”提供志愿服务;青壮年劳动力由扶贫车间及易地搬迁指挥部提供就业培训、组织就业;老人由县老年大学龙溪分校提供志愿服务。
实行党建阵地“四人小组”管理,即:成立由“党支部班子成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志愿团队负责人+小区住户代表”组成的服务阵地管理小组。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小区住户管理员,鼓励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小区事务,促进管理常态化。
爱心超市、爱心理发屋、青年之家、老年大学、妇女儿童之家、警务室……细化专业的服务团队一一对应不同的群体;法律进龙溪、小手牵大手、拔河比赛主题党日、我在龙溪过暑假、周末影院、小红军巡逻队……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步将搬迁群众的心一步步拉近。龙溪小区通过楼栋网格化和年龄网格化,既解决了小区治安管理服务的问题,又覆盖了小区老中青幼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就业、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真正做到了服务的精准和全覆盖。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党支部书记刘志刚:为什么要搞那么多活动?就是要让老百姓牢固树立“家在龙溪,爱在龙溪”这个理念。我们所有的服务全部是免费的。
服务搭起“连心桥”
一是用思想教育“解忧”,增强搬迁群众认同感
小区党支部始终将思想教育放在工作首位,通过文艺演出、集中宣讲、入户走访等形式,向搬迁群众讲解搬迁后的相关政策及搬迁进城的好处,帮助小区群众算好“收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五本帐”,使其思想进一步解放,改变故土难离、墨守成规、“等、靠、要”等思想观念,使易地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用民生服务“克难”,增强搬迁群众归属感
建设龙溪小区卫生室、便民超市、果蔬超市、爱心理发室,并积极与民政、残联、教育、公交公司等部门协调,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医、就学、社保等民生问题,帮助其快速融入县城生活。
截至目前,小区党支部及易地搬迁指挥部共为小区50户困难家庭办理一次性临时救助;看望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20户;小区内义务教育阶段的526名学生,除已在县城学校就读和暂时不愿立即转学的305名外,其余285名已全部安排入学,并筹集资金为其免费办理公交卡;小区住户均已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小区卫生室还针对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和门诊服务。
三是用就业增收“消愁”,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
一方面,通过龙溪小区扶贫车间、公益岗位、技能培训、举办招聘会转移就业、引导自主就近务工“五步走”解决就业问题。目前,龙溪小区水晶串珠扶贫车间和金宏翔电子扶贫车间已吸纳183名工人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96人,预计还可吸纳120人以上;已通过公益岗位安排就业34人;组织参加美容美发、摩托车驾驶等技能培训34人;通过招聘到浙江、广东等地务工600人;引导自主就业50余人。另一方面,做好宅基地、承包地、山林地“三块地”文章,保证土地有收益。对搬迁户原有的宅基地进行拆旧复垦,复垦形成的土地经营权转增为该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宜于退耕还林的承包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不宜于退耕还林的承包地和山林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合理价格流转经营管理,每年初向搬迁户支付流转费;同时,采取规模化、集约化方式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猕猴桃、魔芋、经济林果、竹子等绿色特色产业,让搬迁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获得收入。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住户余燕琴:丈夫身体不好,又带着两个孩子。搬迁进龙溪小区前,一家人租房生活了6年。搬进龙溪小区后,她进到扶贫车间工作,每个月收入有3000元左右。现在,孩子放暑假了,小区针对性地提供免费的暑假作业辅导和各种兴趣班,她得知消息后,赶在最后一个为两个孩子都报了名。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住户余燕琴:搬上来之后,真的非常好!给我解决了房子的问题,我不用每天交租金,又有稳定的收入。关于孩子,在乡下和城市真的是有区别的,现在搬上来之后学习非常地进步。有美术、音乐、舞蹈、足球各种兴趣班,我们这样的家庭从来没想过给孩子报班,他们为我们小区想了那么多,他们真的是用心良苦!我非常非常感谢国家和党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和平台。我上班可以在楼底下就可以就业,下班可以在饭堂吃饭,我非常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
龙溪小区住户申时明,作为五保对象搬迁到龙溪后,虽然已经61岁了,但勤劳刻苦,一有时间就到县城周边找点零工,卖点苦力。平时他还爱好唱歌,喜欢音乐,经常玩微信、拍快手,龙溪小区搞的各种活动,他有时间时都会拍一拍,将自己的快乐幸福分享给他人。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住户申时明:家里可以,有电、有水、有wifi。适应了,满意。我现在出门在外面打零工,还是可以背得起的。幸福要靠奋斗!住在家里是穷汉,转移就业把钱赚。感谢共产党!感谢习近平!
来自威信三桃乡的晋孝连,性格率真、爽朗,原本在昆明的药店工作,今年结婚后,住进了龙溪小区,平常在小区的串珠厂工作。工资收入虽然没有以前多,但比原来的工作轻松了许多。她一边工作,一边也对自己小家庭的未来有更多的打算。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住户晋孝连:我在串珠厂工作了3个月了,我现在不用加班,正常工作8个小时,我可以穿7000多颗,一天有70多块钱。我希望妹妹们读书后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和家庭,家人都健康,我升了本之后,希望能减轻老公的负担。非常感谢政府让我住进龙溪小区生活!
四是用志愿服务“贴心”,增强搬迁群众幸福感
从搬迁群众入住龙溪的第一天起,一支支志愿者队伍的身影便成为了龙溪“最美的风景线”,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职业,共同用爱心温暖了整个龙溪。
“乡镇派驻龙溪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既是搬迁群众的“娘家人”,又是他们故土、新家的“中转站”,在搬迁入住初期,这支队伍是小区支部的好帮手,在“组织搬迁群众入住、收集住户动态信息、组织务工就业、协调解决住户困难”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麒麟社区志愿服务队”用爱心、热心、耐心帮助搬迁群众搬运行李、搬进新家,并陪伴他们学用电梯、学坐公交、熟悉小区,熟悉县城,她们热情的笑脸、亲切的话语,像冬日暖阳一样温暖着搬迁群众的心。
“老体协志愿服务队”“老红军志愿服务队”发挥余热,为小区老人表演节目,带领他们一起唱红歌、练习健身操,让小区老人们过上了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晚年生活。
“青年创业联盟、JA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团员志愿服务队”通过“经典诵读会、趣味运动会、创业经验分享、互动交友、暑期免费兴趣爱好培训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龙溪小区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及青年。
“蓝天幼儿园志愿服务队”以“蓝天妇女儿童之家”为载体,通过“作业辅导、兴趣爱好培养、留守儿童亲情连线、妇女技能培训”等活动精准服务小区学龄前幼儿、小学生及妇女。此外,蓝天幼儿园志愿者们还是小区“爱心超市”入户评分小组成员。志愿者们按楼栋分为7组,每月入户对小区住户家庭卫生、政策知晓、情感认同、勤劳就业等情况综合评分并在积分卡上登记,评分后,住户就可凭积分卡到“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龙溪小区爱心超市属社会捐赠、支部管理,自“开业”以来,深受小区住户欢迎。
“县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根据各自工作职能特点,为小区住户提供法律咨询、维权、应急救援演练、义诊等志愿服务。
“爱心企业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义诊、义剪等活动,免费为小区住户提供服务。
群众喜居“新家园”
一是以“奋斗”为主题组织多彩活动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小区住户搬迁入住后,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幸福生活劳动创造”扶贫车间技能比赛、拔河比赛、“感党恩、爱祖国、同奋斗”主题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奋斗”主题,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勤劳致富观,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
二是以“传承”为理念发扬红色文化
革命老区威信,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解决好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将“传承红色文化”理念融入党建服务当中:由蓝天幼儿园志愿服务队从龙溪小区少年儿童中挑选优秀同学组建“小红军巡逻队”,对小区内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并在日常活动中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组织小区青年举办“红色经典诵读会”;邀请“老红军志愿服务队”到威信县老年大学龙溪分校授课,同看“红色影片、同唱红色歌曲”;此外,龙溪小区露天影院每周播放红色影片、活动广场每天播放红色歌曲。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努力实现小区住户“会讲红色故事、会唱红色歌曲、都是红色文化传承人”。
现在,走进龙溪小区,“楼上生活、楼下工作”的扶贫车间工人、老年大学里认真学习的学员、妇女儿童之家里唱歌跳舞的孩子、广场上专注下棋的老人、嬉戏追逐的儿童、悠闲纳着鞋垫的大妈、挥洒汗水运动的年轻人、跳着广场舞的大姐、围着牛皮鼓跳芦笙舞的苗族同胞……眼前的景象让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刚搬迁入住半年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半年多来,龙溪小区搬迁群众已经从开始的“不适应县城”到逐渐“爱上新家园”,小区搬迁群众与当地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那句话“新▪心相印齐携手,共同奋斗幸福来”。
威信县扎西镇龙溪小区党支部书记刘志刚:我在威信已经生活了50多年了,威信的商品房主要就集中在麒麟社区,但是都不能和龙溪小区这个大环境相比。龙溪小区的环境目前在威信是最佳的,空气质量、环境卫生,可以说已经超过了我们很多商品房小区。现在群众的满意度至少在90%以上。这几年很辛苦,但辛苦,值得!不辛苦,就没有今天这个成绩,就没有成就感。
《扶贫故事》结束录制
上一篇:
威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走进龙...
下一篇:
“代理妈妈”为龙溪小区贫困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