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组织机构
规划信息
统计信息
政策解读
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强制
预决算公开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集中采购
公共资源交易
重大建设项目
乡村振兴
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
养老服务
稳岗就业
应急预案
生态环境
安全生产
食品药品安全
产品质量
公务员招录
重大决策预公开
重大决策听证事项
重大会议
建议提案
财政资金直达基层
户籍管理
公共法律服务
社会保险
农村危房改造
城市综合执法
市政服务
涉农补贴
公共文化服务
救灾
人事任免
社会救助
审计结果公告
工商登记公告公示
保障性住房
税收政策
数据开放
行政审批公示公告
村务公开
征地信息公开
重大民生信息
殡葬改革
旅游信息
疫情防控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申请公开信息
政府网站年度报表
坚持原则 科学组织 扎实稳步推进 ——高田乡凤阳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发布时间:2019-02-25 浏览次数:10125
凤阳村位于威信县高田乡东部,属深度贫困村,是威信边远高寒、贫困面最大、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全村25个村民小组,截至2018年,全村总人口868户3742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8户2253人,贫困发生率为44.8%。同时, 因大部分农户自身经济条件差、因灾因病返贫人员多、交通滞后等因素,凤阳村也是危房存量较多的村,2015年底,全村C、D房总量657户,占75.69%,村庄中四处可见破烂不堪的危旧房,有的房子内用椽子顶着,有的房檐塌了,有的房顶透着阳光,有的房墙到处是裂缝......建设安全稳固住房,实现群众住房有保障,成了凤阳村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歼灭战”。
面对工作体量大,时间紧,气候条件差、道路交通滞后等实际困难,凤阳村结合群众意愿,积极采取对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危旧房建设,千方百计将此项工程建设成为合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2016年以来,除了集中安置在集镇和县城的136户,以及举家外出居住和有“硬伤”户外,根据精准识别锁定数据,实施并完成危房改造467户,其中拆除重建401户;修缮加固66户。使昔日“处处破烂房”的凤阳村,呈现出时下“连片新房亮堂堂”的亮丽景象。
脱贫统领 精准识别 重点突出 全面推进
精准识别。坚持把推进危旧房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实现住房有保障的攻坚目标,在脱贫攻坚精准识别中把住房识别作为精准识别的主要内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职能部门认定的原则,按照“一申二评三核四批”(本人自愿申请、村民小组群众和村委会民主评议并张榜公布、乡镇政府审核、县级相关部门审批)的程序确定危房改造对象。
重点突出。坚持把贫困户、分散供养户、残疾人户、低保户“四类对象”作为重点,全村含易地搬迁户、东莞援建等共实施贫困户危房改建472户,低保户84户、分散供养户3户、残疾人户3户。同时,按照省、市、县相关文件规定有序开展其它对象危房改建41户。
围绕“双保”严格“两控” 实现“两标”保障“两不”
按照国家、省、市、县规定,凤阳村围绕“双保”(住房有保障、确保农户不因建房负债贫困),严格“两控”,确保实现“两标”。
“两控”。一是严控面积。为杜绝群众改建求宽、求大的倾向,全村严格执行“拆除重建户1人户建房不超过30平方米,2人户建房不超过40平方米,3人户建房不超过60平方米,3人—7人户按照人均13—18平方米,7人户以上总建房面积不超过126平方米’的标准建设 。二是严控成本。为杜绝农户筹资大大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严格实行拆除重建户,建房成本除政府补助的3万元(含按时完工入住、拆除旧房各补助0.5万)以外、含贴息贷款的自筹资金不超过3万元。修缮加固户,修缮加固成本除政府补助的2.5万元以外、含贴息贷款等筹资不超过1万元。
“两标”。一是拆除重建实现抗震保安、一层封顶断水、门窗安装刷漆、室内地坪硬化、内墙和房屋正面外墙刮白、水电到户、人畜分离、环境美化和净化目标。二是实现修缮加固达到安全稳固、遮风避雨、门窗美观、内外墙粉糊刷白、室内地坪硬化、环境美化和净化目标。
“两不”。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凤阳村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用好管好建设补助资金,按照建设进度直接把财政补助资金通过银行打到农户银行卡上。
以人为本 整合资源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以人为本。在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中,凤阳村突出农村危改户的主体作用,充分征求危改户的意见和想法,根据各类危房户的经济条件,因户规划,量力而行。在施工上,严格实行分类施工,按照无自建能力、自建能力差和有自建能力等档次,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按进度推进。在建设上,实行修缮加固和拆除重建相结合,C房动员群众按照修缮加固实施,D房无法修缮加固的动员群众拆除重建。属“六类”地区的搬迁安置。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规划选址上,对新建住房户按照宜于建筑、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的原则选址,对宅、厕、水、路、电等进行统一规划,努力降低危房改造工程成本。帮助群众克服盲目攀比思想,从严控制建房面积,合理确定居住空间、卫生设施、公共设施等技术标准,达到节约建设资金和经济适用相统一。具体工作中,凤阳村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与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通过硬化村道,配套供水供电设施,解决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问题,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二是与保留地方特色和传承民族文化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对具有地方文化元素、民族特色的危旧木柱住房,进行维修加固,为建设特色村庄留下原始主基调。三是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建设留有发展空间,确保脱贫后群众发展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有机衔接。
科学组织 多措并举高效推进 脱贫受益
发挥主导作用。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在县、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强化危改工作的主导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体作用。脱贫攻坚中,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扶持力度,但危房户本身经济基础差,自筹资金难度大。如何筹资,农户们很有担忧。有的困难农户因无力筹集建房款或者担心还不了借款和贷款,不愿重新建房,影响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整体推进。各类干部经过腿勤、嘴勤等艰苦细致工作,最终把群众变为积极行动的主体。
多措施并举。农村建筑企业很少,多数危房改造都是依靠临工和略懂建筑的周边劳力来完成。近几年来,由于农村许多年轻人都到沿海和外地打工谋生,导致了农村劳力的缺失和劳动力组织困难,再加上建材价格上涨、技术工人严重不足、房屋设计及工程检查验收等环节缺乏具体措施等制约因素,每年改造建房的大市场,仅靠个体的工匠显然无法应对,同时缺乏有资质的建设单位和建筑技术工人进行施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对此,凤阳村采取七条措施,保障建设进度和质量:一是集中采购。村建筑队集中采购建材,降低危房改造成本。二是组织队伍。积极动员广大村民义务投工投劳,或在家贫困劳动力参加建房,或引进外省施工队,增强建设力量。三是引领筹资。引导群众采取国家补助一点、对口帮扶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模式,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对很困难的,严格实行分类救助,按照无自建能力、自建能力差和有自建能力等档次,分别给予不同等次款额的补贴。对资金周转困难的危改户,村委干部主动借款促建或协调建材赊购等事宜,保障加快工程建设。四是分类开展。对有自建能力、或可以联系建设人员的危改户,支持其自我组织建设;对无能力自建和自建能力差的,由村里组织的6个施工队伍予以帮建,由农户跟踪监督质量,让群众放心。五是加强指导检查。县乡职能部门、村委、驻村工作队、包保干部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建立严格督查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与户主、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协议,明确施工内容、工程质量、建设时间、安全责任等。及时组织力量对竣工的房屋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限期解决,确保不留任何安全隐患,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让群众满意。六是加快进度。针对凤阳村立秋后就进入雨季,随着进入严冬的情况,各工程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赶进度,各项工作能够提早的尽量提早,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尽可能快地让危房户住上新房子。七是建立健全及时准确的纸质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录入制度。首先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公示、审批、协议等相关资料),实行一户一档,确保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其次,同步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信息化录入。通过按户登记、动态录入的危房改造农户数据,实现对危房改造农户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汇总数据的实时生成和有关统计指标的动态分析,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有效监督政策执行情况,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上一篇:
威信县召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
下一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威信县基...